医用气体中心供氧系统工程安装规范

医用气体中心供氧系统工程安装规范

分类:新闻资讯 42

医用气体中心供氧系统是医院生命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手术室、重症监护病房、急诊科及普通病房等区域提供稳定可靠的氧气供应。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高效性,其安装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国家《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》(GB 50751)及相关行业标准。以下是医用气体中心供氧系统工程的主要安装规范:
一、前期准备与材料验收
在正式施工前,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。首先,所有管道、阀门、接头等主要材料进场时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核对,确保具备合格证、材质证明及脱脂处理报告。特别是氧气管道,必须使用符合ASTM B819标准的脱脂紫铜管或304/316L不锈钢管,并且严禁使用镀锌钢管或普通碳钢管道。所有材料应分类存放于干燥、清洁的库房中,避免受潮、污染或机械损伤。

医用气体中心供氧系统工程安装规范-标久净化工程
二、管道敷设与支架设置
管道敷设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,尽量选择最短路径,减少弯头数量,以降低压力损失。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0.003的坡度,坡向气源方向或排水点,便于冷凝水排出。垂直管道应设置牢固的支架,间距合理,铜管不大于1.2米,不锈钢管不大于1.5米。转弯处应增设固定点,防止振动和位移。
三、连接工艺与焊接质量
管道连接应采用银钎焊(铜管)或氩弧焊(不锈钢管),严禁在主管道上使用螺纹连接或生料带密封,防止杂质脱落引发堵塞或燃烧风险。所有焊口应饱满、光滑,无气孔、夹渣、未熔合等缺陷。焊接完成后,需进行100%外观检查,必要时进行X光或渗透探伤检测。

医用气体中心供氧系统工程安装规范-标久净化工程
四、吹扫与压力试验
安装完成后,必须对管道系统进行严格的吹扫和气密性试验。先用高纯氮气或干燥压缩空气对管道分段吹扫,流速不低于20m/s,直至出口端白布或靶板无污迹为止。随后进行气密性试验,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.15倍,保压24小时,压降不得超过1%。试验期间应对所有焊口、阀门、接头进行逐点检查,确保无泄漏。
五、终端设备与标识
每个病床至少配备氧气、吸引、空气三个终端接口,手术室则根据需求配置更多气体接口。终端设备必须采用国际通用的防错接快速接头,防止气体误接。此外,管道外壁应按国家标准涂相应颜色标识:氧气为天蓝色,吸引为黄色,压缩空气为白色,并标注气体名称和流向箭头。

医用气体中心供氧系统工程安装规范-标久净化工程
六、安全设施与监控系统
系统应配备完善的中央监控与报警装置,实时监测气源压力、设备运行状态及管道异常情况。一旦出现压力过低、设备故障或断电等情况,系统应能自动启动备用机组,并通过声光报警和远程信号通知值班人员,保障供气连续性。同时,液氧储罐区应设置防撞栏、防晒棚和泄漏导流沟,并配备静电接地装置,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。
七、操作培训与维护管理
最后,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,熟悉氧气特性、设备原理及应急处置流程。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、维护和校验,重点检查储罐液位、压力表、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的有效性,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
综上所述,医用气体中心供氧系统的安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,从材料选择到施工细节,再到后期维护,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系统安全、稳定地为医疗活动提供持续可靠的氧气供应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
展开更多

loading...